2023年当杭州亚运落下帷幕以后,关于上海申奥的传闻便四面传播开来,毕竟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中,上海成为了无承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经验的代表。
“上海目前没有申办奥运会的计划”,上海市体育局之后明确给出了回应,可能不明就里的人会认为上海在此方面不甚积极,但更多的人则深知,奥运会的举办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的事儿。
着眼于过往,关于奥运会举办后所引发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可谓数不胜数,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奥运会曾拖垮了两个发达国家,负债问题一度持续几十年的时间。
针对这一情况,原本作为国际性盛会的奥运会,反而成了“烫手山芋”,没有国家愿意申请举办,不料奥委会却有意将中国看成“接盘侠”,那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奥运会竟成了“烫手山芋”
毫不夸张的说,奥运会和国际足联世界杯等大型活动,几乎成为了各个国家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新兴经济体也都加入了主办者的行列。
不可否认,在此之前很多国家为了提升城市的品位,以及增加国家的经济收入,会争先恐后的去申办奥运会,希望极大程度上的带动经济产业的发展。
但原本一心想通过奥运会展现大国实力的国家,当下却放下了这个念头,甚至将奥运会看成了一个“烫手山芋”,极大的失去了原先的主办热情。
造成此番现象的最大原因,则是对经济的考量,单从狭义上来说,奥运会的举办成本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改造奥运场馆的建设支出,二是奥运会期间的赛事组织、接待以及运行费用等。
当然,这里面还得包括各大体育器材的购置,竞赛组织和赛事交通,就连对各大体育健儿的安保、住宿和餐饮等方面的费用也得考虑在内。
单将北京夏季奥运会拎出来看,当初新建和扩建的比赛场馆就多达36个,加上66个独立训练馆和国家队训练基地,前前后后累计投资了近194.9亿元。
不可否认,后期包括转播权和门票及市场开发等收入,也会让奥运会形成自身的营收渠道,当年针对此次奥运会,奥委组也的确收入了205亿元,可毕竟这笔买卖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除此以外,若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吸引过多的外资,极有可能加大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并且赛事结束以后奥运建设场馆和设施的利用,也是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且对某些国家而言,奥运会的举办会给该城市的居民带来极大的负担,就拿2016年里约热内卢来说,当年为了奥林匹克体育场进行扩建,就不得不将居民的房屋拆除。
为此政府和居民闹得非常不愉快,可以说是在军民强烈的对抗中,强硬的解决了此件事情,综合一系列的情况来看,奥运会举办的弊端,好像远比它的优势显得更为直观。
由此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上海没有像外界所传闻的那样,急于对奥运会进行筹办了,都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一切决断都得考虑到实际因素。
并且退一万步来讲,奥运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在脑海中的想象,这种弊端在国际上实打实的出现过,其中两个国家还曾因它陷入到了负债累累的窘境当中。
“蒙特利尔陷阱”,惨遭负债20年
自从1940年开始,加拿大的主要城市蒙特利尔市,就曾多次申办奥运会,为此可谓煞费苦心的想尽了各种办法,直到1970年才得以如愿。
要知道,当年共同申办的国家还有洛杉矶、莫斯科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没想到最不被看好的蒙特利尔,最后竟经过激烈的竞争,一举击败了这几个大国。
自从担任第21届现代奥运会的主办方以后,喜不自胜的蒙特利尔市便对其加紧进行了筹办,组委会第一时间便开辟了奥林匹克中心,新建了各大体育场,游泳池和奥运村等大型设施。
并且为了显现自己的国力风范,蒙特利尔市还决定,所有的建造设施全都使用高科技成果,当初的建造规模和整个过程,可谓颇受世界各国瞩目。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蒙特利尔还提出了两大口号,一是“免费招待各国代表团的食宿”,第二个则是“自筹资金举办一届最简朴,但一定是最完美的奥运会。”
可仿佛在整个建造过程当中,蒙特利尔市并没有体现出俭朴的一面,因为当年建造的自行车场和体育场都加盖了顶棚,就连记分牌都宽达了十米,甚至还装上了将近19000个灯泡。
当然,这番建造所呈现出的结果是非常引人称赞的,毕竟无论你站在场内的任何一侧,都可以十分清晰的看到牌上所呈现出的比赛成绩,加上设施表面装饰的茶色玻璃,可谓富丽堂皇。
但前期蒙特利尔市的建造声势有多么的浩大,后期所呈现出的狼狈状态就多么的令人津津乐道,为此他们付出了极为惨重且昂贵的代价。
当年,蒙特利尔市一味追求华丽的时候,并没有将经济萧条和物价暴涨现象放在心上,反而我行我素的继续对其进行扩张,致使建筑工人长期处于罢工的情况当中。
尤其是在新建奥运会中心时,其经费更是接二连三的追加,没有资金供给时,工程也只得一再延拖,虽说1975年曾有人建议易地举办,但国际奥委会并未采取这一意见。
本次奥运会的筹建已经远远超出了预算,原本预计28亿美元建造的主体场,反而花费了58亿,加上多方面的预算超出,致使本次运动会亏空了十多亿美元,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而本届奥运会给该城市带来的直接后果,则是让纳税人走上了还款的道路之上,甚至无数人讽刺说,加拿大为了举办15天的奥运会,反而增加了几十年的还款负担。
由此,蒙特利尔市对奥运会自此以后有了极大的阴影,彻底失去了当初热火朝天进行举办的热情,而国际上与其境况相似的,还有希腊雅典奥运会。
举办奥运后,资金全面亏空
2004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日益被普及,很多国家也都看到了举办奥运会背后所牵扯到的巨大商业利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举办奥运呈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希腊便是其中之一。
当年除了希腊以外,还有阿根廷和意大利等国家进行了申办,而最后的主办权落在了雅典的头上,这也是奥运会在百年以后,再次回到了故乡希腊。
为此希腊感到极为重视,拿出了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筹备工作进行着缓慢的打磨,直到赛会开始前夕,才算勉勉强强的完成了所有准备,而在运动会举办期间,建筑场馆也连连受到别国称赞。
可不料奥运圣火在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熊熊燃烧了17天以后,给雅典带来骄傲和荣誉的同时,经济上却显得没有那么乐观了,因为最后的总体费用远远超出了预算。
要知道原本雅典的预算费用只有46亿欧元,没想到最后却超出了两倍不止,此番现象更让希腊的国家财政,超出了欧盟的《稳定公约》的规定。
“奥运会的成本在短期内不可能收回”,这是当年希腊财政部副部长杜卡斯说下的话,显然希腊人为了举办奥运会,走上了蒙特利尔市的老路,无奈背上了将近十年的债务。
据悉,希腊举办奥运会的预算极度超出的最大原因,体现在安保上面,要知道本届奥运会可是美国“911事件”发生以后的第一届,安全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
其次,则是希腊人为了国家的脸面,在场馆的设计上过于追求华丽和新奇,这在无形中就极大的增加了成本,再加上多方面不可控的因素,本届奥运会的负面结果对希腊而言是极具打击的。
因此可见,无论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举办,还是2004年雅典最终得到的负面结果,无不表明举办奥运会就像一场赌注一般,稍有不慎就会将国家置于严重的财务漩涡当中。
不过可能很多人也会认为,毕竟如今各国的发展和经济实力今非昔比了,当下举办奥运会恐怕好处要大于弊端,但若是着眼于近些年的奥运举办情况,好像依然没有那么乐观。
这也是被人称为最贵的一届奥运会,因为东京方面可谓下了血本,有关资料显示,日本政府不惜花费250亿美元也要打造一场经济盛宴,要知道此举可是超出预算的3倍之多。
但千算万算,日方并没有料到新冠疫情的突袭,在此基础之上,东京便面临着严重的巨额亏空和持续投入的成本问题,据有关专家分析,本次奥运会日本的损失达到了6408亿日元。
这也就意味着,东京奥运会由原先最贵的一届奥运会,转为了最亏的一届,虽然期间具备着一定的戏剧性,不过日本巨大的亏空却是难以弥补的。
所以,奥运会的举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的事儿,这也是很多国家考虑到不确定因素后,不贸然接手的原因所在,由此奥组委便在国际上寻找着承办者,中方仿佛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奥运“接盘侠”,着实不好当
随着2004年雅典,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主办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奥运会也成为了长期挥之不去的“财政包袱”,申奥成为了每座城市避之不及的一个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和2028年的申办城市的身影一直是渺无踪迹的,为此国际奥委会可是十分头疼,最后竟采取了“批发大甩卖”的方式,将其授予了巴黎和洛杉矶两座城市主办。
面对这样的情况,奥组委也有了前瞻思想,迫不及待的要在国际上为将来做打算,毕竟巴黎和洛杉矶的圣火熄灭以后,必须有其他国家进行接盘,而中国就成为了奥组委接洽的对象。
据悉,奥组委将目光盯在了我国的成都这座城市,甚至为了打破没人申办奥运会的尴尬境地,还一度表示可以免去申办程序,可显然中方对此并不十分热衷。
不可否认,自从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之后,中方在此方面确实有着非常丰富的主办经验,但是否去接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抛去难以预料的经济方面不谈,奥运会仿佛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体育精神”,更多的时候更像是“烧钱”的一个由头,奥运会越办越大的态势就是这一准确的说明。
其次,加之原本疫情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多多少少也有受到波及,纵使再有主办大型赛事的经验,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贸然接手恐怕弊端要远远大于优势。
而且如今国际大环境并不稳定,各国之间连续不断的炮火,导致世界格局发生着极大的动荡,在关键时刻行稳致远,远比为了不确定的经济效益贸然尝试更有价值。
中方一向推崇和尊重体育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会为了这一现象,而义无反顾的抛下综合国情和民生情况,多方面的考量或许也正是中方不热衷于承办的原因所在。
乍一听这确实是一个好的主意,毕竟可以极大程度上的减少重复建造场地的资金,但这也仅仅是一方面的想法,国际奥委会并非是主权国家,就算建成之后的维护问题也难以保证。
无论如何,在如今的大环境之下,各国都在平稳发展的基础之上迈步前进,中方也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更不会平白的成为“接盘侠。”
至于奥运会举办问题,之后能否重回当初的繁华局面,那么也只能由时间慢慢的给出答案,接下来两座申办城市能否让奥运会重回辉煌,只能拭目以待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参考资料:举办奥运会,究竟赚钱还是赔钱?——澎湃新闻1976年 蒙特利尔 第21届奥运会——中国新闻网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