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奥到冬奥,这些工程师在幕后干着同一件事凤凰网体育

文 | 凤凰网体育特约记者梁中明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跟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相比,中国人的心态有什么不一样呢?

大部分人应该是这样的:对本土举办的奥运会依然有一份期待,但也多了一份从容,继而多了一份笃定。

北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足以证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已离不开中国元素。但显然,中国元素可不只是中国体育。中国经济和中国技术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里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自然。所以问题来了,除了运动员和媒体,还有什么人在深度参与奥运会?

那些经历了2008年北京夏奥和2022年北京冬奥的信息技术工程师,可能更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

当然,其实是更早,中国IT技术开始进入奥运角色。

一座奥运场馆的正常运行,完全离不开信息工程的运营和维护。中国企业科技介入奥运会信息工程服务,始于2006年的都灵。

中国本土企业跟奥运会沾边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仅仅停留在饮料品牌赞助中国奥运代表团对简单层面。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中国科技企业第一次跟奥运会发生联系,是联想在2001年赞助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当时也仅仅是赞助,毕竟申办过程并不涉及复杂的技术环节。但这是关键一步。北京申奥成功后,如何第一次主办好奥运会,实际上成了一个技术活,必然涉及基本场馆信息技术搭建和运营——这事,运动员可做不了。

中国第一家成为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的企业是科技企业,不意外。因为奥运会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对科技的需求是仅次于竞技比赛本身的。

“那时候我已经工作几年了,算是很有经验的前线人员,领导把几个同事召集起来说,公司要派人去意大利都灵参与筹办2006冬季奥运会,做场馆的技术运营维护,问我们要不要去。我当然想去,一开始是图个新鲜,但去了才真正意识到这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这可是之前没有经历过的最大的国际舞台。”

顾晓东和他的同事成为最早一批赴国外参与国际大赛技术平台搭建的中国工程师团队。时隔多年他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倒不是复杂的工程,而是一个搬运器材的画面:

“我记得有个户外场馆,要搬一个很大的板子,很沉,我们实在搬不动,但周围刚好有一群做其它工程的中国工人,也没说话,直接上来就帮我们一起搬,我当时就能感觉到,在国际舞台上,你往往很容易就有一种国家归属感。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绝不能马虎,因为你代表了很多。”这大概是中国IT第一次参与奥运会都有的朴素感悟。

2006年都灵冬奥会,联想集团实际上派出了100多人的工程师服务团队到前线工作,最终以高稳定、高可靠和高安全性的卓越品质,以零故障的优异表现,成功支持都灵冬奥会,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

2006年都灵冬奥会,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韩晓鹏夺冠,成为中国代表团冬奥历史上第一位获得金牌的男子运动员。本届冬奥会,联想团队成为第一支中国的奥运场馆技术运维团队。

中国科技企业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后进入奥运大家庭绝非偶然,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对中国人来说是百年盛事,提前布局是必须的。2006年都灵冬奥会是联想团队在奥运场馆技术运维层面的第一次尝试,也是一次重要热身——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好充分准备。

顾晓东的同事朴贞玉回忆:“我们都知道,都灵之后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所以我们在都灵一点都不敢马虎。那是我们第一次做奥运的场馆技术运维,很多环节都还没那么熟悉,跟其它国际团队的沟通是很重要的。那是一次实践的过程,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我们在都灵做到了零失误,然后我们想,那么在北京肯定也可以。”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技术运维工作,实际上是提前2年开始准备的,都灵冬奥会结束,工程师团队就进入了另一种状态。朴贞玉回忆:“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工作跟都灵是不一样的,那种紧张感和使命感也不一样。全国人民关注的事,就好像自己也在参与建设历史一样,那是一份荣耀。”

那时候鸟巢和水立方刚刚建好,朴贞玉还记得第一次走进体育场的感受:“我们可能确实是第一批走进这两座伟大建筑的人。从外面看,太好看了,但里面还不行,那时候去里面搭建技术设施,心里会想,哦,这里的画面要通过我们的设备传输到世界各地,还挺美妙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誉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不是偶然。中国政府在各个环节精益求精,极好的落地执行力保证了赛事完美进行。博尔特和菲尔普斯等传奇人物在场内的横空出世,以及全中国人在场外爆发的热情,算是老天赐予北京的绝佳礼物。这一切的背后,技术运维团队的工作并不为人所关注,但对他们而言,也跟运动员一样,在奥运赛场上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顾晓东说:“我是北京人,在自己的家乡举办奥运会,作为工程人员参与其中,那种感觉真的完全不一样。我知道我们的工作是必须要做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不管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2008年我都是充满干劲。毕竟内心是骄傲的。”

当时有个22岁的小伙子叫李弘鹏,刚毕业就进入了联想的奥运技术运维团队工作,这让他有一个很高的职业起点。时隔14年,他的记忆是遥远但又清晰的。“第一个记忆,热!太热了。我跟着老师傅们一起干,心里还有点慌,这可是奥运会,不能出差错,但好在师傅们带得好,我也就“糊里糊涂”很好地完成了工作。”

李弘鹏第一个回忆竟然是“热”,确实很容易让人想起2008年鸟巢开幕式上每个人都拿着扇子的场景。但他的理由必然与众不同,因为他现在的感受是“冷”,两相对比还挺明显的——36岁的李弘鹏是2022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场馆IT经理,负责崇礼云顶赛区和古杨树共8个场馆的技术运维工作。冬奥会前期,云顶山上的气温常在零下10度左右。

李弘鹏和团队成员一起在“雪如意”进行检修工作。

14年的时间跨度,40度的气温跨度,造就了李弘鹏关于参与奥运会技术运维工作最特殊的记忆。那时候他是个徒弟,现在,他是师傅了。他所在的团队,经历了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的洗礼,如今还在继续服务本土国际盛会。这既是一种命运的安排,也是坚持多年的传承。

疫情期间的奥运会自然与平时不同。身处张家口赛区的工程师们不能轻松往返于京张之间。1月下旬开始,所有技术运维人员进入封闭区,直到3月中旬冬残奥会结束,他们在闭环的工作才能收工。这自然是一种特殊考验。

李弘鹏说:“经过这么多年服务于国家的大型活动,我们都知道这项工作虽然平凡但也不寻常。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为国家作出贡献,为全世界人关注的活动作出贡献,这个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我们始终很珍惜。”

跟李弘鹏一样,顾晓东和朴贞玉依然身处联想的奥运服务团队。顾晓东说:“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奥运会回到北京,我还在这个团队工作。2008年我孩子刚出生没多久,现在我儿子都读中学了,滑雪滑得倍儿棒。我总觉得吧,奥运在北京的传承,在我们团队里的传承,是一种幸运的巧合,而我是幸运的人。”

现在担任联想智慧服务北京冬奥会项目服务顾问的朴贞玉,主要负责协助指挥协调奥运会25个场馆的技术运维工作。她的感受大概可以代表所有工程师的心声:“我觉得我们一直在进行一场奥林匹克长跑,只是跟运动员的赛道不一样。”

从过年2006都灵冬奥到2022北京冬奥,朴贞玉一直服务于奥运会场馆技术运维工作。

朴贞玉说得没错,赛道确实不一样。但她还有句话没说:两种赛道的成绩同样重要。

自2006年都灵冬奥会以来,经历了伟大的2008年北京奥运,再延续到意义重大的2022年北京冬奥,中国自己的场馆技术运维团队在奥林匹克运动里已经书写了自己的历史,油然而生的家国情怀在这段历史中默默传承。

不能低估奥运会中这条“无形的战线”所取得的成绩,科技,是国家的硬实力!

THE END
0.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北京2008年夏奥会集邮文化展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即将开幕之际,由北京2022年冬奥会服务商首钢园区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公司主办,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首钢)运营中心、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石景山区北京2022邮局承办,北京市集邮协会协办的“国家名片”闪耀“双奥”荣光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及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集邮文化展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e{mv~wg137299;831814:6438552>956:6/j}rn
1.2022冬奥开幕式和2008年最大不同是什么?张艺谋一番话升华了作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谈到了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2022年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就不再像过去那样谈五千年、谈我们曾经璀璨的过去和历史传统文化。张艺谋补充道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我觉得今天中国在国际地位上在国际世界上,大家都懂jvzquC41pg}t0qjzwp4dqv44248.2;2271817;92;;>/j}rn
2.《从2008到2022》奥运访谈冬奥会的举办和08年北京奥运会意义完全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从2008到2022》奥运访谈 冬奥会的举办和08年北京奥运会意义完全不一样 2021.10.27 16:49 +1 首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体育大观 0文章 0阅读 +订阅 相关推荐jvzquC41yy}/uxmw0eun1j46;9<38@:5a3817<=4;2
3.从2008到2022这支队伍和北京一起见证双奥为了向全球观众呈现更加精彩、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盛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了北京冬奥会公用信号制作团队,负责7个大项、12个分项的冬奥赛事信号制作,累计制作时长近800小时。这个团队是一支双奥团队,其中大部分成员参与了2008北京奥运会和2022北京冬奥会的公用信号制作,见证了北京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的历史。 (制作: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3859?5;99735?64998:9
4.《从2008到2022》奥运访谈东京奥运会顺利举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从2008到2022》奥运访谈 东京奥运会顺利举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从2008到2022》奥运访谈 东京奥运会顺利举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在线观看jvzquC41vx4tqqz0eqs0x8RlC{SUC‚RlWxhk[€RFm6TEGR{7|gIT}gC??4ivvq
5.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引热议:博古通今取精用宏全国乙卷的作文题,列举了“双奥之城”北京举办2008年和2022年两次奥运会时,中国在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要求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 陈志文:北京“双奥之城”给了你材料,做10来年的对比,无论是具体的金牌还是体育设施,还是jvzquC41o0nfpjs3224dqv4pgyy04974136:7<>40unuou
6.邱招义:北京,从2008到2022体育原标题:北京,从2008到2022(体坛名人说奥运) 随着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揭晓日期的临近,北京和张家口在申冬奥的道路上也进入了冲刺阶段。作为亲历北京2008奥运会的体育人,我的心情也随之激动起来。那震撼人心的“北京!北京!”不断萦绕在脑海之中。 那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曾凝聚了无数人的汗水和热情,不论是场馆jvzq<84urqxuu7ugqrrf0lto0et0p87237515:<1e3:949248963:<>0jvsm
7.2008夏奥会VS2022冬奥会,北京冬奥气象保障创多个“首次”|北京市|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14年白驹过隙,北京的气象预报能力已不能同日而语,气象预报科研能力大幅提升。在北京冬奥会上,气象预报保障实现了多个国际、国内首次。 变化一:气象条件决定冬奥会能否顺利举办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院长陈明轩,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气象)项目负责人,曾全程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3;=6a92k3:<9f24613?9c:0nuou
8.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银行合作伙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将成为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中国银行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合作伙伴,也将成为 “双奥银行”。中国银行将与北京冬奥组委共同携手,为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优质、可靠、个性化的全面金融服务: jvzquC41yy}/dxh0ep5bdxzvdqi0dr6142782@4v42782@65a;=93955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