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2025年全运会在南沙二十涌举办的声音逐渐清晰,随着二十涌吹填工作的开展,有部分网友认为南沙全运会会重蹈当年亚运城覆辙。全运会结束后也是留下一堆住宅,南沙变成广州的又一个睡城。对此,笔者认为南沙全运会的举办,会成为广州南部滨海的门户空间!整个广州的南大门!
番禺亚运城,睡城之殇
2010年8月,位于广州南部的番禺地区,一座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地标拔地而起,这就是为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而建的亚运城。(从规划图中满屏的黄色居住地块,就隐约能感受到其未来的地区发展走向,沦为睡城!)
当时亚运城的宏伟规划:亚运城,作为远景规划的重点发展区,是广州城市“南拓”的核心节点。2010年,广州新城确定为广州都会区南翼战略性增长地区,亚运城就坐落在核心内,纳入“两心四城”的亚运城市空间体系,成为未来广州新城里的10万人口居住大城。(海傍地铁站服务着亚运城5期的居住楼盘)
但亚运会不止建设了亚运城!
很多人很自然的只想到了亚运城“睡城”,但其实在2010年亚运会之前,广州的城市面貌,几乎还是破破烂烂,亚运会的东风给广州的城市建设按下了快速键,珠江新城、小蛮腰、广州地铁,都借着亚运会的东风,加速建设了一把,广州也一举成为亚洲最动感、最魔幻的大城市之一。
南沙全运会会址,超大型城市综合体,2倍于天河体育中心!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是为1987年11月在广州举行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而建,占地54.54公顷,规划建筑面积为24.73万平方米。
广州南沙21涌将建一个超大型城市综合体,为了2025年在南沙举办第十五届全运会(粤港澳全运会),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等,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投资71.79亿元。(从网上曝出的效果图来看,二十一涌将会成为广州南部的门户空间,而其周边并未布局大量的居住用地)
重要意义!
1.广州新地标,滨海门户区:深中通道2024年通车,超大型城市综合体便作为超级通道的门户空间,成为广州的南大门,作为南大门,未来这个区域甚至会成为广州新地标,城市级的地标,浮在海上的体育场馆也将成为未来的打卡胜地。
2.有效带动万顷沙南部旅游资源:万顷沙南部地区,本身也拥有着南沙湿地公园、水鸟世界、百万葵园、十九涌渔人码头等旅游资源,由于地理区位较为偏僻,一直没有成为很好的旅游目的地,而全运会的举办,将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南部地区旅游资源的机会,并且本身全运会会址会形成锚点效应,有效的吸引人流,届时,南沙的滨海特色将会成为吸引周边游客的很好卖点。
全运会会址有效串联万顷沙南部地区旅游资源
3.南沙向南向大海的前沿阵地:全运会会址为何会设在这个位置?重要的基础设施往往是区域发展的先驱力量。成为地区发展的极核力量,比如天河体育中心就是靠全运会起来的,东西南分别配套了文化娱乐、办公、贸易等功能区。当然,我认为南沙在探索另一种基于生态为先的城市发展新范式!而生态环境,一定是未来南沙吸引人才的一大特色,滨海的特色是南沙得天独厚的资源,新的空间范式才对得起南沙的未来。
天河体育中心周边充满着商业氛围
总结:
大型体育赛事对于一座城市的带动作用毋庸置疑,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推力(18号线、体育场馆),也是一座城市对外展示的重要契机,为此,我们有理由期盼2025年全运会,南沙将展现一个滨海城市的独特魅力。如果举办得成功,南沙很可能借此聚集一波人气,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