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肾上腺素,被巴黎夺冠的“广州仔”硬控了。
他们火出天际的同时,也彻底暴露了广州“体育名城”的千年血脉。
这么说吧,广州人对运动的执念,一点也不比“祛湿气”弱,都在DNA里。
大到国际赛事、扒龙舟、广马等竞技体育,小到公园“十八般武艺”,体育氛围一整个拿捏。
这届巴黎奥运会,广州仔和广州都火出了新高度。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这次出战的39名运动员中,其中就有8人由广州输送。
比如刚拿下大满贯的樊振东、斩获第七金的新广人全红婵、夺得羽毛球男双冠军的梁伟铿等,都系广州噶。
广州仔在巴黎,贡献了多个史诗级名场面。
尤其在对战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张本智的这一场,樊振东瞬间激起了“神秘的东方力量”,最终逆风翻盘,引发全网呐喊。
广州体坛大神爆火,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氛围。
广州人的运动基因,是“娘胎”里带的。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见证了广州体育发展的1400多年。
在广州,省、市、区级体育赛事场馆多达57处,大型赛事金牌拿到手软。
“十三五”期间就获得了5项奥运冠军、113项世界冠军、69项亚洲冠军、536项全国冠军以及1815项省冠军。
泡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竞技活动、“平民体育”也深入广州人的内心。
比如一年一度的扒龙舟,拥有亿万身家的房东比打工人还拼,猎德队训练到夜晚。
一生要强的广州房东,不争输赢,只为祖宗争口气,不然输了都要跪祠堂。
还有已经举办了10年的广马,听说卷起来的文旅局长,都在偷练马拉松。
去年广马24小时报名人数就突破10万人,用City run打开了广州这座城市。
超级赛亚人、孙悟空、包租婆、排气管选手等显眼包们,把广州体育氛围的幽默和松弛感拉满了。
楼市君的朋友圈就有不少跑者亲身体验。
输赢不重要,大多数人觉得听着广播、看看花草、吹吹江风,慢跑前行,是一种挑战自我的享受。
钟南山院士还打破过男子400米栏全国纪录呢,没想到吧?
广州人还有一个特点,大多都喜欢红魔曼联,而且一代熏陶着一代。
Once a red,Always a red!
除了固定的赛事,广州人的运动日常,出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中。
珠江畔每天都有人慢跑;天体的篮球场几乎都是爆满状态;二沙岛的业主顶着烈日踢足球;
公园、广场的叔叔阿姨还整出了“十八般武艺”,唱歌、跳舞、耍太极...那身体素质年轻人都羡慕。
总之,大到国际赛事、中型竞技,小到修身养性,广州展现出了“全民sporty”的一面。
你想想,一个全民体育的一线城市,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自然也强得可怕。
被奉为神级的北京冬奥会上,处处都能看到广州设计、广州制造的身影。
作为有名的“体育产业”冠军之乡,广州孕育出了一批领军级别的体育产业。
乒乓球领域巨头双鱼、国际足联认可的人造草爱奇等,都是在国际赛事上“有头有脸”的。
经常关注国内外大型赛事的朋友,应该都会不止一次见过这些熟悉的LOGO。
转化成真金白银就是天文数字。
据广州体彩公号透露,近三年广州体育产业年均规模都在2100亿以上。其中2023年广马带动收益高达11.61亿。
算平均数也有点吓人。
其中最火的,莫过于买体育彩票了。毕竟只要赌对一次大的,就“原地退休”。
2023年,平台发放的各类运动优惠券多达260多万张,拉动体育场馆消费8645万元。
生动演绎的体育事业旺,相关的“体育+”和“+体育”行业、产业也跟着旺。
目前,广州体育产业规模占GDP接近2%,产业规模GDP占比位居全国前列。
很明显,以赛营城、全民支持,广州体育领域,未来还有更大的蓝海。
广州以赛营城的下一个契机,无疑是正在举全市之力筹备的2025年全运会和残特奥会。
由于是党二十大后的首届、又恰逢“十四五”收官之年,还是首次走进港澳,这次意义更加重大。
而广州作为承担39.2%赛事和重头戏开幕式的城市,足见阿爷的重视。
广州也提前3年开始筹备,执委会全面运作、开幕式主创团队也已亮相。
同步进行的,是多个场馆全面升级。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东奥体中心、广州大学体育中心、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等都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改造。
新建的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也已初露真容。
执委会讲话提到,各类场馆要确保在2024年12月底前按期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各类场馆建设还特别突出了“科技赋能”,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统统派上用场。
以往大赛不常用的、没见过的,飞的、无人车、顶级视听等,总之看点会非常足。
官方重视,又是时隔亚运会10多年再次承办的全国性大型赛事,必将为广州催生巨大发展动能。
参考2022年北京冬奥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全面的,那年光是旅游收入就有3900亿,国际声望的提高更是无价的。
去年底刚举办完亚运会的杭州,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猛超8%,全国第一。
可以说国际大型赛事,哪里承办,哪里就“原地起飞”。
2025年的全运会和残特奥会,会给广州的经济和产业带来多大的震撼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