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7日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一周年纪念日。近日,全球再掀申奥热潮,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表达对承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的强烈渴望。印度奥委会宣布全力申办,希望实现14亿民众多年来的奥运梦想;卡塔尔也已经启动申办程序,力争成为中东及北非地区首个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此外,亚洲和欧洲多国和地区也加入角逐,一场激烈的申奥大战拉开序幕。
近日,卡塔尔奥委会正式提出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如果成功,卡塔尔将成为中东和北非地区第一个承办奥运会的国家。
卡塔尔成功举办过多项综合性体育赛事,包括2006年多哈亚运会、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等,还将承办2027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和2030年亚运会等多项大型赛事。
印度:将全力为申奥而努力
卡塔尔提出申奥才过了两天,印度奥委会就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全力为申办2036年奥运会而努力。印度奥委会主席乌莎表示,渴望让奥运会来到印度。
印度曾在1996年、2004年、2007年申奥失败,此前曾考虑申办2016年、2020年、2024年和2032年夏季奥运会以及2030年青年奥运会,最终都选择放弃。
IOC:两位数国家或地区表达意愿
早在2024年11月,IOC就曾表示,“已有两位数的国家或地区奥委会表达了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的兴趣”。
其中,埃及是最早表达申办意愿的,于2022年9月就官宣了。如果成功,埃及将成为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
埃及首都开罗曾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但并未进入参与最后角逐的名单。
一个月后,墨西哥成为第二个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的国家。
墨西哥是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以及1970年和1986年两届国际足联世界杯的主办国,还将与加拿大和美国联合举办2026年世界杯。
同月,韩国首尔市长吴世勋正式宣布首尔加入申奥行列。当月,韩国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首尔市民支持首尔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
韩国上一次举办夏季奥运会是在1988年,首尔市政府表示,若再次举办,将最大限度地利用1988年奥运会的设施以及首都圈现有的体育设施,将设施建造成本压至最低。
欧洲方面,德国今年7月初有一系列与申办奥运会相关的动作,柏林、慕尼黑、汉堡和莱茵-鲁尔区日前陆续公布了申办奥运会的方案,标志着德国正式开启申奥进程。
目前,德国尚未确定申办哪一届奥运会,但明确提出将目标定位在2036年、2040年或2044年的夏季奥运会。
德国此前曾举办过两次夏奥会,分别是1936年(柏林)和1972年(慕尼黑),柏林如能成功申办2036年奥运会,那么将在时隔整整100年后再次承办奥运。
汉堡曾在2015年入围2024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但因申办计划未能通过市民公投而退出。莱茵-鲁尔区也是第二次申奥,该地区此前在申办2032年奥运会时输给了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此外,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智利、加拿大、丹麦、意大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也都表示有兴趣申奥,2036年夏季奥运会成为了众家之争的“香饽饽”。
IOC申奥新规变化多
和以往相比,如今申奥标准和办法都发生了不少变化。2019年,国际奥委会(IOC)执委会批准组建“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委员会”和“冬季奥运会举办地委员会”,以取代此前的“评估委员会”,负责向IOC执委会推荐多个或者单个候选地,新成立的委员会成员相对固定。为了让申奥更灵活、更节俭、更有针对性,IOC决定与有意向的潜在举办地或者国际奥委会想邀请的潜在举办地,建立长期对话机制,帮他们分析奥运对当地发展的作用。
IOC全会还通过了奥运会举办地产生机制的其他重大变化:第一,未来的奥运会不再限定在一个城市举办,可以多个城市甚至国家(地区)联合举办;第二,不一定非要提前七年确定奥运会举办城市,IOC执委会将为每一届奥运会申办时间制定专门的战略框架。
新的申奥规则强调更灵活、更节俭、更具针对性。比如2017年就同时确定巴黎举办2024年夏奥会、洛杉矶举办2028年夏奥会,2021年确定布里斯班举办2032年夏奥会。IOC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又确定2030年、2034年冬奥会举办地。从时间表来看,这也意味着2036年夏奥会乃至2040年夏奥会申办工作有望在今年提上工作日程。
上届夏奥会申奥过程一波三折
上一届夏季奥运会2024年顺利在巴黎进行,这是巴黎时隔整整100年后再次举办奥运会。然而,这一届奥运会的申办过程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一波三折。
次年开始,部分城市陆续退出。德国汉堡于2015年11月因全民投票反对而撤回申办,意大利罗马则于2016年9月由市长宣布撤回申办。2017年2月,匈牙利布达佩斯也因政府方面的原因撤回申办。至此,申办候选城市仅剩巴黎和洛杉矶。
2017年7月,巴黎和洛杉矶在瑞士洛桑分别向IOC作申办陈述。当日,IOC集体投票通过巴黎和洛杉矶分别成为2024年和2028年夏奥会和残奥会举办城市,这是首次同时选出连续两届奥运举办城市。